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市交通監控系統、交通資訊蒐集與交通資訊發布等效能改進方案說明 1171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 聯絡人:newsman

發稿單位:交通控制中心
發稿日期:94年2月3日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新聞稿
聯 絡 人:王國偉
聯絡電話:2556-7161轉341

臺北市交通監控系統、交通資訊蒐集與交通資訊發布等效能改進方案說明

  本市交通監控系統現以快速道路與鄰近區域為其建構範圍,截至93年12月底為止,已於市民大道、環東大道、洲美快速道路等路段佈設閉路電視攝影機、資訊可變標誌、車輛偵測器及其他交通資訊蒐集設施。現可由車輛偵測器及閉路電視攝影機即時取得現場交通資訊,並即時反應到資訊可變標誌、全球資訊網伺服網站,藉由資訊可變標誌、網頁將交通資訊提供給用路人,作為用路人選擇行駛路徑決策之參考。
  本市目前建置於快速道路上之車輛偵測器,可蒐集路段交通績效指標(現以路段佔有率為壅塞評估基準)資料,建立壅塞分級門檻值及事件自動反應評估模式,依不同分級門檻值即時將路段車流現況即時反應至資訊可變標誌(如「林森復興 車多」、「中山環河 壅塞」)供用路人參考;另於94年起執行市民高架往東至永吉路出口匝道及市民高架往西至環河北路出口之預估旅行時間顯示(如「到永吉出口約6分鐘」、「到環河出口約12分鐘」),當資訊可變標誌無壅塞事件顯示時,將顯示預估旅行時間供用路人參考。
  未來二年本市將完成下列路段或地區交通監控系統:
一、臺北聯絡道信義支線及鄰近區域。
二、信義計畫區及鄰近區域。
三、各既有快速道路(包含:建國高架道路、辛亥高架道路、辛亥路、新生高架道路、基隆高架道路、環南快速道路、水源快速道路等路段)。
四、於65條幹道設置車輛偵測器。
五、交通控制軟、硬體系統升級。
上揭新設系統配合既有系統運作,將有助於用路人獲取市區幹道即時交通資訊,透過交通資訊加值服務,俾利提供市民行前與旅途中替代路徑導引交通行為決策之參考,達成分散尖峰車流、增進本市路網交通服務穩定性與可預測性目的,並可作為本市交通控制中心未來發展路網動態交通指派服務之智慧型交通控制系統基礎。在交通資訊蒐集與發布方面,未來之改進作為有:
一、將依各路段幾何線型特性不同,劃分不同群組,設定不同門檻值,使事件反應之壅塞狀況得以因地制宜。
二、將壅塞管理精緻化,除細分壅塞等級外,另配合文字多樣化、增列不同數量之車輛圖型表示路段壅塞情形,使用路人易於判別路況。
三、調整事件反應邏輯、增加運算反應步驟,確保資訊之時效性。
四、擴大預估旅行時間顯示範圍。
五、本市主要幹道增設車輛偵測器,蒐集各幹道交通資訊,以輔助號誌時制調控並能藉由交通資訊發布系統提供給用路人作為行前資訊。
  未來,本市將持續推動交通控制系統之長遠性發展,除了充分發揮原有電腦化號誌控制系統各項功能外,對於智慧型運輸系統之重要應用科技,亦將進行研究開發;此時,本系統將做為臺北市發展智慧運輸系統的基礎平台。以上努力將能提昇道路通行能力、降低環境衝突、增加交通機動性,以提昇交通服務品質,讓本市成為一個更為先進的國際化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