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市府27日晚間實施水災無預警演習 市長柯文哲:演習目的是找出問題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汛期已至,梅雨季滯留性鋒面常會造成豪大雨的發生,為測試市府各防災單位緊急動員能力,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在27日晚間7時下達水災無預警演習指示,市災害應變中心及各區災害應變中心同步一級開設,相關單位人員於晚間8時前完成進駐。演習中,柯市長逐一與各區災害應變中心進行視訊連線,除瞭解各區整備情形外,並當場隨機抽出視察地點,隨後在相關局處首長陪同下,前往中山區建國抽水站、捷運行天宮站等地視察,瞭解防災人員實地動員整備情形。

柯文哲表示,在氣候變遷及熱島效應的背景下,突發性的強降雨很難預測,加上梅雨季節的鋒面影響,常造成積淹水等災情發生。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市府為了避免群聚感染的風險,所以取消了大型的防災演習,最近疫情趨緩,故市府仍持續辦理水災無預警演習,測試各防救災單位緊急動員能力,讓市府各團隊時時上緊發條,無論災害何時發生,均能隨時具備緊急應變動員能力。

柯文哲指出,強降雨其實比颱風更可怕,因為預警和反應的時間很短,所以這幾天在中南部發生的強降雨,造成的災情並不輸颱風,也更難預防。近年來,臺灣發生強降雨的頻率愈來愈高,去(108)年的0722強降雨就造成小巨蛋周邊的嚴重淹水,雖然目前已完成防洪排水設施的改善,但實際的效果還是要經過檢驗。

柯文哲也再次強調,演習不可能完美的,演習最大的目的是透過演習過程,找出還不完美的地方,然後針對問題,設法解決或改善。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指出,近年汛期期間(5至11月),本市每年都會有1至2次的短延時強降雨事件,如去年0722本市三個行政區時雨量均超過100毫米,造成顯著積淹水災情,而災後市府也立即針對各項問題進行檢討改善,重點包含小巨蛋周邊排水系統改善、捷運東門及行天宮站地下連通道防漏工程、預警訊息宣導及推廣、整體性規劃協助民眾申裝防水閘門方案等,希望透過災害事件滾動式的檢討精進及實施演習訓練(無預警演練),來提升「突發性的瞬時強降雨」的應變能力。

消防局表示為即時掌握氣象動態,本市與臺灣大學氣象團隊合作,該團隊每年從4月到10月,均24小時進駐市災害應變中心,協助市府分析掌握颱風、梅雨鋒面及午後雷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提供市災害應變中心即時正確的天氣資訊,這些天氣資訊再經由市災害應變中心透過mail、line群組、電話及簡訊通報各防災單位預先準備。

消防局推薦本府3個防災的重要資訊平台。一、於「臺北市政府防災資訊網」,點選進入「水情資訊服務平台」,即可訂閱水情資訊。二、搜尋LINE「臺北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加為好友,點選「訂閱市政訊息」後即可在畫面看到「防汛資訊」,進入後可依個人需求訂閱「水情訊息、災情資訊、淹水警示、水閘門啟閉、紅黃線停車」等訊息。三、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APP」,除了可掌握即時的天氣資訊(雨量、水情及颱風警報)、停班停課資訊、監控影像、醫療院所、防災公園及防災地圖等緊急避難資訊外,亦可查詢災情案件,提供民眾掌握即時災況,同時也設計了「關注資訊」功能,可自由訂閱所需資訊,並使用顏色區分降雨強度,以更直覺的方式顯示及判別降雨量之大小,並達到提醒之功能。
 
最後,消防局呼籲,「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損失」,希市府團隊與全體市民共同合作做好防減災工作,以確保市民朋友生命及財產安全。